新闻公告

弘扬中国国粹 传承中医文化
img
图片名称

详细介绍


21

2025

-

03

健康科普 | 世界睡眠日——健康睡眠,优质之选


  2025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,主题是“健康睡眠,优质之选”。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,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。然而,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,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睡眠障碍的困扰,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,让我们关注睡眠健康。

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

睡眠障碍包括失眠、睡眠呼吸暂停、昼夜节律紊乱等多种类型,常见的表现有:

1.入睡困难: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。

2.睡眠维持困难:夜间频繁醒来,难以再次入睡。

3.早醒:比预期时间提前醒来,且无法继续入睡。

4.日间疲劳:白天感到疲倦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低落。

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,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,甚至引发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或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。

 

睡眠障碍的病因

1生理因素

1)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增长,睡眠模式可能发生变化,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。

2)激素变化:如更年期女性的激素波动可能导致失眠。

3)慢性疾病:呼吸系统疾病,如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;心血管疾病,如心力衰竭;神经系统疾病,如帕金森病、阿尔茨海默病;内分泌疾病,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。

2心理因素

1)焦虑和抑郁: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问题。

2)创伤后应激障碍:创伤性事件可能导致噩梦或睡眠中断。

3)过度担忧:对睡眠质量的过度关注可能加重失眠,如“睡眠焦虑”。

3环境因素

1)噪音:环境中的噪音,如交通、邻居可能干扰睡眠。

2)光线:过强的光线,如电子设备屏幕的蓝光可能抑制褪黑素分泌,影响入睡。

3)温度:过高或过低的室温可能导致睡眠不适。

4)睡眠环境不舒适:床垫、枕头不合适或房间空气不流通。

4生活方式

1)不规律的作息:频繁熬夜、倒班工作或跨时区旅行可能扰乱生物钟。

2)饮食不当:睡前摄入咖啡因、酒精或高糖食物,晚餐过晚或过量进食。

3)缺乏运动:久坐不动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。

5社会因素

1)工作压力:高强度工作或职业要求可能导致睡眠不足。

2)家庭责任:照顾孩子或老人可能影响睡眠时间。

3)经济压力:经济困难可能导致焦虑和失眠。

睡眠障碍的病因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并影响日常生活,建议尽早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,进行详细评估和治疗。

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

1药物治疗

1)苯二氮卓类药物:如地西泮(安定)、阿普仑等,具有镇静、催眠作用,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。

2)非苯二氮卓类药物:如唑吡坦、佐匹克隆等,作用机制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类似,但副作用较少。

3)褪黑素受体激动剂:如雷美尔通,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的患者。

4)抗抑郁药:如曲唑酮、米氮平等,适用于伴有焦虑或抑郁的失眠患者。

5)中药方剂:如酸枣仁汤、归脾汤、黄连阿胶汤等,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失眠患者。

6)中成药:如安神补脑液、柏子养心丸、天王补心丹等,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。

2非药物治疗

1)认知行为疗法:通过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和行为习惯,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。例如,限制卧床时间、避免白天小睡、调整睡眠环境等。

2)放松训练:通过深呼吸、渐进性肌肉放松、冥想等方法缓解焦虑情绪。

3)CES仪治疗(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):CES仪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,特殊设计的微电流经耳夹电极传导入大脑中枢神经,以此来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,调节5-羟色胺和V-氨基丁酸(GABA)水平,调节异常脑活动,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,改善睡眠。因其具备无创、无副作用的优点,适用于长期失眠患者或对药物不耐受的人群。

4)针灸疗法

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如神门、内关、三阴交等,调节气血运行,改善睡眠质量。

 

预防睡眠障碍的小贴士

1.保持规律作息: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,避免熬夜。

2.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: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、温度适宜。

3.避免睡前刺激: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。

4.适度运动: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瑜伽等,有助于改善睡眠。

 

睡眠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,良好的睡眠质量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,还能预防多种疾病,要选择科学的方法改善睡眠问题,但无论是药物治疗、非药物治疗,还是CES仪治疗和中药治疗,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我院心内二科引进失眠治疗仪,咨询电话:51108178。

 

 

关键词:

img
图片名称

相关文件